“一夕輕雷落萬絲,霽光浮瓦碧參差。”
青黛磚瓦,鱗次櫛比般覆蓋在屋頂上,人在屋檐下焚香品茶,聽雨打荷葉,這一切暈染成了一幅舒適至極的詩意畫卷。
在傳統建筑中,瓦是屋頂的必備用材。中國古人崇尚自然之美,他們在無意間營造出了與泥坯相似的厚重和拙樸,瓦不加修飾的樸素美感,完美地體現了東方的智慧與底蘊。
細看之下,屋檐前端的瓦分為兩種,一種圓形或半圓形,瓦面弧形朝下,另一種三角形或如意形,瓦面弧形朝上。前者叫做“瓦當”,后者叫“滴水瓦”。
瓦 當
瓦當是中國古建筑的重要構件,俗稱瓦頭,是覆蓋建筑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,起著防水、排水、保護木制飛檐和美化屋面輪廓的作用。
瓦當起初為素面,后來逐漸出現花紋、圖樣。從幻想中的猛獸饕餮,四神圖騰,到自然中的飛禽走獸,花草樹木,瓦當描繪出了一個豐富熱鬧、生機勃勃、意趣無窮的世界。
滴 水 瓦
滴水瓦下端有下垂的圓尖形狀,方便引導雨水流下,保護墻壁的潔凈。從使用價值上,瓦當與滴水瓦完成了完美的結合;從建筑造型上,瓦當與滴水瓦展現了和諧之美。
像瓦當一樣,滴水瓦的表面也會用許多漂亮的紋飾來裝飾。云紋、花草、鳥獸、漢字,滴水瓦與它的好搭檔瓦當一起,形成了建筑物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。
滴水瓦和瓦當雖然現在看來是相伴相隨的好搭檔,其實滴水瓦的出現比瓦當至少晚了一千年,這和歷史上的降雨量、建筑方法、建筑區域差別等因素都有關。
早期,滴水瓦與墻面的夾角一般為直角,晚期則增加至100°以上,以便流水外瀉,更大限度地保護墻面,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筑在裝飾性和實用性結合上所達到的高超水平。

片片青瓦,色調古樸純粹,簡凈無奢,平淡中顯侘寂之禪意??v向排列的瓦片將視線引向屋面、屋頂直至遙遠的天際,留下廣闊深遠的想象空間。
完美復刻傳統中式建筑的工匠情懷,瓦當采用經典大方的福壽紋,小小的一方滴水瓦,上面的圖案也是精心繪制,取法極致,至臻完美,細節處理無不傳遞出古樸典雅的匠心意趣。